详细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风采 >> 正文

苏平: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


日期:2017/04/19 10:24:35  作者:腾讯·大渝网

不管是苹果与三星的相爱想杀,还是百度与搜狗的水火不容,或者路虎与陆风的真假难辨,还有高通与魅族的死磕到底……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一系列让频频让吃瓜群众瞪大眼睛的事件背后,围绕的都是四个字——知识产权。

不要以为“知识产权”与你无关!上至“在云端”的科技创新,下至“接地气”的衣食住行,它其实已经暗戳戳的渗透了你生活的点点滴滴。在第17个知识产权保护日即将来临之际,我们来八一八知识产权的专业人才培养吧!

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专访重庆理工大学MBA导师苏平

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知识产权学院院长 苏平

发现商标背后的故事 最懂历史的知识产权专家

在一个天气晴好的上午,我们在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文化展览馆,见到了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知识产权学院院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合作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理工大学MBA知识产权与科技管理方向导师的苏平教授。在这个正在打造中的展览馆里,我们看到了商标展示区、专利展示区、版权展示区、地理标志等分区,展品还在陆续的收集中。

苏教授指着其中一个展品告诉记者:“这是荣氏家族民族企业无锡茂新面粉公司的‘兵船牌’面粉包装袋,这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出现《商标法》后,1923年农商部商标局核准注册的第一件产品商标。其实我们中国早在北宋年间,就出现了‘商标’的雏形,而且中国人在过去的时间里,创造了非常多的品牌和发明,但是在知识产权立法保护这块儿,我们起步太晚了。在欧洲和发达国家,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已经建立并经历了300多年的历史,而中国真正开始全面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却在改革开放以后,只有30年左右的历史。好在我们起步虽晚,但是速度还是快。建这个展览馆,我们的初衷之一,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知识产权’,这里以后将会成为重庆市的知识产权科普教育基地。”

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专访重庆理工大学MBA导师苏平

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专访重庆理工大学MBA导师苏平

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文化展览馆中的部分展品

民国时期的地方特产专著、明清时期的月饼模具……在这个近两三百平米的展厅中,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故事,而苏教授对这些故事更是如数家珍。却原来,这位法学教授竟是学历史出身,而且展厅中的很多展品都是他私人捐献的。

“我很喜欢收集这些东西,这可能跟我曾经的学习经历和现在的工作性质有关”。苏教授大学本科是读的历史专业,研究生却是读的民商法专业,读博则是专研知识产权领域,到底他是如何跟知识产权一步步结缘的呢?

“其实学法律,真是出于我个人的兴趣,也算是我的一个执念吧!我本科毕业后在重庆理工大学从事了近7年的学生工作,但是这个执念一直都没有放下。后来终于还是决定去实现自己的这个梦想,考取了西南政法大学的法学研究生,再次走进了校园。”知识产权法,是苏平在读研期间的一门选修课,提到为什么会选修这门课?竟然还和WTO扯上关系了!

“2001年的时候中国加入了WTO,其实“入世”不仅给中国产业界提出了一系列实际问题 ,给中国法学界也提出了一系列理论问题。我记得当时我和几个同学一起研究我们国家签署的这个公约,发现里面有专门的知识产权协议,我当时就来了兴趣,所以选修了这门课。”

2006年,重庆理工大学开设了知识产权专业,作为为数不多的具备该专业研究的“稀缺人才”,当时回校任教的苏平接下了这个专业的教学任务,从此和知识产权结下了不解之缘。

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专访重庆理工大学MBA导师苏平

重庆知识产权学院:格外年轻的老资格学院

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起步晚,但成就大。在过去的30年,中国走完了其他国家上百年的路,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还出台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不仅顺应了国际形势,对于国内经济也起到了助推作用。但与此同时,对于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

“缺人!非常缺人!全国都是这个现状,我们重庆也不例外!实际上重庆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可以说重庆知识产权学院的诞生,和这个背景是分不开的。你应该注意到了,我们学院的名称是‘重庆知识产权学院’,而不仅仅是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这个学院是在2007年,由当时的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和市教委支持成立的,它的起点是比较高的。至今只有10年时间,可以说非常年轻,但它又是老资格,因为它是西南地区首家知识产权学院。”

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专访重庆理工大学MBA导师苏平

重庆知识产权学院成立之初,苏平作为创始人之一,被委以重任,担负着学院的具体建设和发展工作。作为重庆重要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之一,自2006年以来,重庆知识产权学院采取多种模式和手段,培养在专利、商标、版权等相应领域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

在这个过程中,苏平也逐渐成长为知识产权的学术带头人。他不仅是重庆市重点学科“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方向学术带头人,还是第二批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入选专家,首批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知识产权专家,全国知识产权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人选”。对于重庆知识产权人才的现状,他比较“捉急”。

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专访重庆理工大学MBA导师苏平

苏平在重庆机电集团开展知识产权方面的培训讲座

“总量还是太少啊!我们重庆,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现在就只有几千人,而且人才结构和能力都不够理想,不管是管理型人才还是服务型人才,显然都是不够的,尤其是高端人才和企业知识产权人才特别匮乏。

不过有一个比较好的消息,就是政府对这块儿相当的重视,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前不久出台了重庆市‘十三五’知识产权人才规划,提到的一个目标:截止‘十三五’末,重庆市各类知识产权人才规模要超过6000人,要着重培养包括专利工程师、专利代理人、专利信息分析人才、海外维权人才等在内的多类型人才。我们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之一,那肯定也是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啊!”

6000人,从哪里来?“高校专业培养是一方面,企业人才培养也是一个部分,还有就是欢迎更多的人加入知识产权学习这个队伍,MBA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苏教授说。

知识产权无全才!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精英

我没有法学基础啊,可以学知识产权吗?对于知识产权这个专业,很多人还不够了解,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疑问。而苏教授的观点是:知识产权专业的全才,几乎是不存在的。

“知识产权涉及到法律、经济、管理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甚至还涉及到很多工科的专业,涉及到投融资等等,一个人要全懂这些几乎是不可能的,我自己都不是一个全才!而且不要把知识产权单纯的理解为法律范畴的问题,在其背后还隐藏着各种经济利益的博弈,所以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营,其实大有可为。”

苏教授表示:知识产权的学科分类,主要包含知识产权管理与运营、知识产权法律与政策等。对于MBA的学员来说,知识产权管理与运营是非常有应用价值的。当今社会,企业如果想在竞争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知识产权工作的推进及合理的知识产权战略将是不可或缺的重点战略之一。

“我说的这个知识产权战略,就包含了很多方面,以专利举例吧!专利的创造、申请是一部分;还有很重要的——知识产权布局,合理的专利布局可以提高企业专利的整体价值。首先可以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其次利用专利保护抢先占领市场,在竞争中保持技术优势;然后还有专利信息利用,我们知道一个词‘专利地图’,通过地图的检索分析,我们可以查找专利技术的空白区和洼地,了解国内外现有技术的发展动态及新技术的竞争焦点;研发中,通过相关专利技术的对比,可以避免重复研究,有效地借鉴世界先进技术,同时避开已有专利的技术陷阱。

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知识产权的许可、交易,知识产权也是一种资产啊!小米就与从微软购买大约1500项专利。所以你的专利是自用呢,还是转让或者是许可,带来的经济效益更大,都需要有专业的人才来进行研究和布局。所以你看,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环节太多了,所需要的人才也是方方面面,所以完全有大家大展拳脚的空间啊!”

苏教授还表示,非常欢迎MBA的学员选择知识产权与科技管理这个专业方向。“我们需要更多有各行各业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因为他们不仅将都是带着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来到学校,也将会带着知识回到工作中去,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不仅如此,苏教授还提到,随着企业知识产权理念的觉醒,现在很多企业高级管理层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管理,但是具体到了“怎么管”的时候,经常出现乱指挥的情况,作出一些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律的决策。

“光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显然不够,如何从“管理”的角度去看待知识产权,很多老板和高管并没有科学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更不要谈如何科学的制定、运作好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了,所以我认为这些人群,可以到我们的MBA充充电。”

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专访重庆理工大学MBA导师苏平

苏平担任重庆知识产权汽摩培训班主持人

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专访重庆理工大学MBA导师苏平

苏平在首届知识产权中原论坛上发言

文理交融、工管交叉的特色MBA 为知识产权管理提供生长土壤

在很多高校的MBA项目中,“知识产权管理”只是作为一门课程存在,甚至没有成为核心的课程,而重庆理工大学MBA则将“知识产权管理”作为一个专业方向,这在全国都属于首创。那么这样做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是什么呢? 苏教授提到了3个关键词“工科背景”、“学院背景”、“实力背景”。

“文理融合、工管交叉,是重庆理工大学MBA的一大特色,知识产权管理也是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特色项目。为什么我们能开设这么一个专业方向?因为我们有非常适合生长的土壤。”

作为一所有着70多年历史的高校,理工大学有着强大的工科背景,同时管理类学科也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很强的实力。学校历来重视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大力支持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孕育与培养,理工大学MBA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方式。这些都为MBA知识产权管理方向的开设,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我前面说过了,知识产权涉及到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同时更合技术创新有着莫大的联系,所以理工大学的工科背景,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和资源。学校也是非常支持这种打破专业壁垒的交融模式,科技创新不能自我封闭,知识产权也不能纸上谈兵,大家资源共享、信息共享,这是很好的模式,是我们的特色。

其次我们学院的背景,前面我也提到过了,西南首家知识产权学院,培养过众多知识产权人才,重庆理工大学MBA知识产权与科技管理方向的研究生,导师都来自我们学院;

还有就是实力,这里我着重说一下校企合作这块儿,我们和中兴通讯、深圳大疆等很多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都搭建了合作关系,所以我们的研究生会发现,他们的校外导师都是非常有名气的国内知名企业的实力派知识产权资深专家,并且有很多企业实地考察和实践的机会。”

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专访重庆理工大学MBA导师苏平

苏平在重庆理工大学校企对接工程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讲话

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校企合作共筑坚实平台

在此之前,圈内人士评价苏教授是“创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践行者”,这里的“模式”是怎样的模式?创新在哪儿?他是这样说的:

“我认为首先最重要的是因材施教吧,针对性培养和重点研究。我说过了,知识产权这块儿没有全才,所以学生自己也好,老师也好,首先要确定的就是他最适合的研究领域,所以我们针对每一个研究生,都首先会根据他的工作经历、性格和兴趣进行一个测评,选定适合的研究领域。一般我会建议我的研究生,连续几年专研一个课题,直到输出成果。听起来有点苛刻,但是这样才能真正得到锻炼和收获。

另一个就是为学生创造各种交流机会,我们的课堂也好,办的各种国际培训班也好,从来不是谁的‘一言堂’,都是主题发言与自由发言相结合。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实现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企业接轨。这不是说找几个老总当校外导师就完了的事儿,一方面我们长期举办比较“接地气”的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论坛,邀请企业知识产权专家走进校园,学生在校会接触相当多的实务专家的经验分享,另一方面让我们的学生走入知名企业知识产权部门,在实地、在实践中去学习。”

为了做到这些,苏教授表示他真是“到处刷脸卡”。很多企业找他做讲座、指导工作,一般情况下他都不会拒绝,也为的是更多深入企业了解实际。近期他还在带领他的团队,打造专属的“移动课堂”,跟大家平时理解的移动课堂可能有点不一样,他们是人移动,去到企业里面,让战斗在一线的大咖来给学生讲课、交流。前不久,还专门组织专家为即将入校的2017级MBA知识产权与科技管理方向研究生讨论人才培养,还特意邀请了几位准研究生参加交流讨论。

也正因为他的这种认真、执着、专注和专业,让他收获了不少粉丝,甚至有在珠海工作的同学,千里迢迢报考了重庆理工大学MBA,只为成为MBA知识产权管理的学生。

现在这个“铁粉学生”已经成功通关,即将被录取,不过虽然还未入学,但已经接到了苏教授布置的学习任务:苏教授为她搭建好了桥梁,让她近期到珠海的格力集团知识产权部和横琴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平台考察学习,让这位同学非常的惊讶和欣喜。

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专访重庆理工大学MBA导师苏平

苏平组织开展重庆外贸企业知识产权联盟沙龙

唤醒“沉睡的专利” ,让我们的宝山发挥更大的价值

在过去,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吃了不少亏。中国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是另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没有专利保护意识,袁隆平在发明了杂交水稻之后,44项专利中的42项都是无偿贡献给了国外。

而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现在的专利、商标、版权等指标都位居世界前列,2016年我们国家共申请专利130万件,连续6年位居世界首位。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制度也建立并完善,但是我们仍然在“吃亏”!用苏教授的话来说:我们创造了许多的宝贝,但是空守宝山,却没有发挥更大的价值。现目前,知识产权领域最关注的几个课题,就包括了高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以及国际化人才培养。

“高校一直都是自主创新成果和高新技术的重要产生地,创造了一大批含金量很高的专利,但是转化率却非常的低,因为难以和市场接轨和缺乏专门的运营人才,不得不‘沉睡’在校园中,太浪费了!所以如何让这些无形的资产,发挥它的价值,是我们需要给予关注和认真研究解决的核心问题。

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专访重庆理工大学MBA导师苏平

重庆知识产权学院承办了几届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培训班

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专访重庆理工大学MBA导师苏平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课题就是国际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因为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合作的加深,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熟悉国际事务和国际规则、具备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高层次人才尤其缺乏,比如从事海外专利服务的人才、国际化知识产权许可、转让、出资入股、海外维权等知识产权运营和保护的人才。

培养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队伍,不仅是提高我们的知识产权国际话语权,也是为了服务于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迫切需要。我们学校目前正在进行的一个项目就是已经成立“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研究院,开展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培养知识产权人才,同时也搭建国际交流的桥梁,让我们重庆的企业走出去。”

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专访重庆理工大学MBA导师苏平

苏平正在接受大渝网记者的采访

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专访重庆理工大学MBA导师苏平

当天的采访,持续了近3个小时,在采访的最后,苏教授说道:“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我今天说了这么多,其实也是想出自己的一份力,‘安利’一下我们知识产权管理这个专业,我希望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这个领域,也希望更多的人才加入到我们这个队伍中来,对于报考重庆理工大学MBA的同学们,如果能够成为你们的引路人,我会很荣幸。”

(腾讯·大渝网 记者 彭玉娟 本文为腾讯·大渝网原创稿件)

返回(学院风采)